欢迎来到纳米高新技术企业湖南昱烯瓴新材料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

13207458891

单壁碳纳米管(SWCNT)制备配方说明书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人气:14



一、工艺路线概述

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采用气相沉积法(CVD),以气体碳源(如甲烷、乙炔)在高温下通过金属催化剂在惰性气氛中生长,获得单壁结构的碳纳米管,后处理包括酸洗、分散、纯化等步骤。

主要工艺流程如下:

原料气准备 → 催化剂前驱体喷涂/沉积 → CVD反应(800–1000 ℃) → 冷却 → 酸洗纯化 → 干燥分散 → 包装

二、配方组成(实验室与中试级别)

成分含量或浓度作用说明

催化剂前驱体(Fe、Co、Ni) 0.5–1.5 wt% 金属催化剂,控制管径、管长、生长速率

支撑材料(SiO₂、MgO、Al₂O₃) 与金属前驱体按质量比10:1 混合 分散金属颗粒,提升催化效率,便于后处理

碳源气体(CH₄、C₂H₂、CO) 10–50 sccm 提供碳源,用于碳管构建

载气(Ar、N₂) 200–500 sccm 提供惰性气氛,防止氧化和副反应

稀释剂气(H₂) 10–100 sccm 调节反应性气氛,辅助去除杂质并促进管生长

三、制备工艺步骤

第一步:催化剂制备与处理

混合分散

将金属盐(如Fe(NO₃)₃)与SiO₂按质量比1:10混合,在去离子水或乙醇中均匀搅拌,干燥后研磨得到催化剂载体。

焙烧活化

将催化剂前驱体置于箱式炉中,于500–700 ℃焙烧2小时,获得纳米金属颗粒。

第二步:CVD生长反应

设备预热

将催化剂均匀铺设在石英舟中,送入CVD反应炉,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800–1000 ℃

通气反应

通入碳源气体(如CH₄)与载气(Ar/H₂),控制反应时间在10–60分钟。体系内形成单壁碳纳米管。

冷却与收集

关闭碳源气,继续通惰性气体冷却至室温,收集黑色产物。

第三步:后处理与纯化

酸洗去杂

使用HClHNO₃溶液去除残留金属与催化剂载体;可多次洗涤至中性。

过滤与干燥

采用PTFE滤膜抽滤后,使用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方式除去水分,得到纯化SWCNT粉末。

分散(如需制浆)

SWCNT与分散剂(如SDS)混合,在超声条件下形成均匀分散浆料。

四、产品特征

项目参数范围检测方法

外观 黑色蓬松状粉末 目视

管径(直径) 0.8–2.0 nm TEMAFM

管长 1–30 μm SEMTEM

纯度(碳管含量) > 85%(可达95%以上) TGARamanXPS

金属杂质含量 < 3 wt%(纯化后) ICP-MSEDX

电导率 可达10⁴–10⁵ S/m 四探针法

分散性 良好,依赖于分散剂体系 光散射、稳定性测试

五、使用建议与储存条件

应用方向:柔性电子、导电浆料、超级电容器、复合材料增强、透明导电薄膜、场发射器件等;

储存方式:

密封避光保存;

干粉状态避免潮湿吸附,分散浆料建议冷藏储存;

使用有效期:

干粉:常温密封保存可达12个月;

分散液:建议30天内使用完毕。

六、备注与版本管理说明

本配方基于CVD生长路线,结合金属催化剂及后处理优化路径,由湖南昱烯瓴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与生产中心联合制定。

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变更碳源、催化体系或后处理方案,必须经技术部与质控部双重签署后归档备案。

 


13207458891